7月9日下午,合肥晚报主任记者刘睿做客新华书店安徽图书城,携新书《必得有此人,乃能有此诗》和大家见面。现场,诸多著名作家、文史学者等大咖分享阅读感悟,作者对两宋文学史做趣味解读,引发读者共鸣。
以女性视角的历史观,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带读者领略群星闪耀的宋朝三百年
“最初看到这本书就很喜欢。这本书以女性视角的历史观,带我们领略了人才辈出、群星闪耀的宋朝三百年,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。”著名作家赵焰开门见山地说。
书中,“历典八州”的苏轼,“奉旨填词”的柳永,不完美的欧阳修,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李清照,杏花疏影里的陈与义,固守清空的姜夔,骑驴入川的陆游,还有用生命来作词的辛弃疾,他们在文字中寄托满腔热情,以写作陪伴与见证人生,成就了属于自己的文学名片。
“希望作者今后继续拓展下去,以更平静、更睿智、更深邃笔触书写历史。”赵焰表示。
卸下巨星的光环,苏轼和李清照们更像是一群来自宋朝的文友,带着难得的真性情书写属于自己的史诗。阅读此书,回到他们吟诗作词赌书泼茶的年代,在广阔的大历史视角中观察他们的文化人格与命运归宿,完成一次两宋文学史的趣味解读,理解个人与时代的互相成就,可以获得营养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心灵感悟。
宋朝是一面镜子,
也是观察古代中国的一把钥匙
在作家许若齐眼中,这本书“青青绿绿而充满活力”。“这本书的行文风格独特,表达方式很前卫、现代,举重若轻又耐人寻味,可见作者的文学学养深厚。30余篇美文独立成章,用词融会贯通,很妥帖。”
读宋词、品宋诗,在字里行间,仿佛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与一千年前的古人同频共振。
“文章处处闪现着文学之美,用情至深,既是对宋朝文学现场的复活,也透露着对文学诗歌面貌的敬畏。”作家苗秀侠坦言,阅读此书,犹如与宋朝“大咖们”一起喝酒聊天般轻松快意。
“当记者时间久了会往专家型的方向发展,这本书便是作者转型成果之一。”历史学博士朱晓凯曾与刘睿在合肥晚报共事多年,对记者写作有着独到的见解。在他看来,文化记者走上写作并不偶然,却也不是必然。“说到底,写作是长期积累和勤奋的过程。”
“媒体人在写作方面的优势是‘动力满格’,但往往也特别在意客观公正。”现场,刘睿与读者分享了本书写作历程,“写书的时候,我结合职业优势,秉持对历史、文学、读者负责的原则,力求把文学、历史、人生体会结合起来。”
“文学是宋朝的镜子,宋朝是我们观察古代中国一把很好的钥匙。当我们跳出宋朝来看宋朝的时候,也获得了一种新的认知。”刘睿举例,“相对于苏轼,我唯一的优势在于他没有经历过的我经历了,如此,让我能够站在上下千年更为全面地看待这段历史。”
合肥通客户端-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