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点一、如何看待存量按揭利率下调?
存量房贷利率如何调? 1)下调标准:调整后的利率,不能低于“原贷款发放时、所在城市的政策利率下限“。部分超一线 城市,如上海,过去几年基本上都是贴着下限发放的,预计受益的幅度不大。但其他二三线城市, 下调空间可能比较大。 2)认房不认贷后受益:手里只有一套房、但之前因为有贷款被认定为二套的部分贷款利率有可能 改为首套房利率,这部分人群的受益幅度较大。
【资料图】
对银行影响有多大? 1)下降幅度和比例估算:从央行披露的新发放按揭贷款利率来看,2017年下半年-2022年3月均在 5%以上,相对较高,且对应当时按揭贷款净增长18.7万亿元,占当前按揭贷款余额的接近50%。 (2010-2015年之前利率也较高,但增量相对较小,且其中部分按揭贷款预计由于房屋出售等原因 提前结清)此部分贷款平均利率5.49%,2019年8月以来,采用“LPR加点”定价,5年期LPR下 调65bps,对应利率预计下降至4.84%左右,距离当前新发放贷款利率4.11%仍有73bps空间。 2)存量利率下调让利规模:假设6月末38.6万亿的存量按揭贷款中有50%~60%的比例下调,平均 下调80bps,预计“让利"老百姓的规模为1500亿~1900亿。 3)存款利率下调, 基本可以对冲:9月起1年期下调10bps, 2年期20bps, 3年、5年期下调25bps, 对277.5万亿的人民币存款而言,估算成本下降8bps, 利息支出减少约2200亿元。
关注点二、上半年各家银行存款增长情况如何?
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 。 上市银行2023年上半年存款增长9.9%,其中, 定期存款增速高达14.7%,活期存款仅增长 2.9%。 定 期存款中 ,个人定 期存款上 半年增 长 16.4%,在各类存款中增幅最高,增量占比 超过45%。对公定期存款增长12.6%,部分 银行主动压降高息存款,规模净减少。活期存款中,个人活期规模略有减少;对公 活期存款增长5.1%,但各家银行之间也有所 分化,部分银行规模净减少。 相比于居民端存款增长趋势的不可控(存款 作为居民财富重要的配置产品,短期在经济 下行压力、资本市场波动等情况下,防御性 储蓄趋势仍然存在),对公存款的增长更值 得关注,尤其是对公活期存款增长,可以体 现出各家银行的经营能力。
国有大行:受到社保、养老金等集中上收、 财政存款招投标化等因素影响,存款(尤其 是对公活期存款)吸收,具有相对优势。 中小行:更多依靠资源优势、综合服务能力 来保持客户粘性,维持较好的对公活期存款 吸收。 宁 波 银 行 : 上 半 年 存 款 增 长 2548 亿 元 (+19%,增幅上市银行最高),增量超过大 部分股份行。近年来主抓核心用户、“主账 户”,依托业务层面优势,客户粘性较强, 并获得了大量结算型存款,上半年对公活期 存款增长20%,最近3年CAGR也在10%以上。 浙商银行:深耕浙江,公司客户资源较好, 通过平台化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特色服务,对 公活期沉淀较好,上半年增长24%,最近3年 CAGR接近23%。 此外,光大银行、招商银行、杭州银行、瑞 丰银行、齐鲁银行,上半年或者近三年维度 对公活期也增长较好。
关注点三、重点领域资产情况如何?—房地产
对公:预计行业压力最大时刻已过。 供给端:总框架金融16条”、“三支箭” (引导银行加大授信、债券增信、放松股 权融资等)支持政策频繁落地,缓解行业 压力。 需求端:“认房不认贷”政策纳入政策工 具箱,一线城市陆续落地;首付比例下降 有望刺激需求恢复,缓解房企现金流压力。 不良暴露压力边际放缓:1)招商银行房 地产不良贷款生成峰值在2022年,2023 年已经有所缓解。上半年不良生成为48亿 元,同比下降36亿元。公司预计下半年房 地产不良贷款生成额与上半年相比会略有 上升,但同比还会下降,全年房地产的不 良贷款生成会有比较明显的降幅(2022年 为138亿元)。2)部分银行不良率已经有 所下降,如中国银行、邮储银行、浦发银 行、兴业银行、平安银行、上海银行等。 招商银行也判断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率拐 点大概率会在今年年内出现。 部分银行已经对相应贷款进行拨备计提: 如招商银行年初房地产行业的整体拨贷比 接近15%,是公司贷款平均拨贷比的2倍 以上,目前继续上升。
关注点四、小微竞争压力仍然较大,未来或逐步缓解
2019年开始,政策引导国有大行、股份行加大 小微贷款的支持力度,其小微贷款增长较快的 同时(每年增速在30%以上),利率下行速度 也较快,到2023H1国有五大行普惠小微利率 均在4%以下。这在一定程度上“挤压”了中 小行的小微业务,使得银行在“定价”及“扩 面”上存在一定压力。
今年上半年来看,大行挤压效应仍较为明显: 1)量:国有大行增长仍较快,仅上半年就较 年初增长20%以上,预计主要是Q1发力较多, 竞争仍然较为激烈。 2)价:激烈竞争下,多数银行价格较22A下行 较多,普遍在20bps左右。
未来,小微竞争压力或有所缓解: 2023年4月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《关于 2023年加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的通 知》,正式取消了“两增”量化限制指标,有 望缓解小微竞争压力,贷款利率未来或有望趋 于平稳。 1)风控管理较好、小微业务成熟的优质中小 行基本通过进一步做小、做散、做下沉的方式 与国有大行错位竞争,贷款定价已较为平稳。 2)全行业新发放小微贷款利率过去2年降幅已 明显收窄,2023年5月利率4.57%,较3月回升 15bps。
关注点五、财富管理发展情况
AUM及增速情况:国有行客群基础强大,交通银行、招商银行、平安银行、宁波银行 AUM增长迅速,走在同业前列,其中招商银行6月末零售客户人均AUM为6.76万元,为 上市银行最高水平。
财务报表分析资产投放:规模增长较快,但“资产荒”现象仍明显
上半年继续保持较快增速,但“资产荒” 现象仍然较为明显。其中,受大环境较弱 影响,零售较为疲软,贷款增长主要来自 对公基建、制造业支持,同业资产增长较 快。 2023年6月末上市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速达到 11.8%,继续保持较快增长,但结构上,实 体信贷需求整体偏弱: 1)贷款较年初增8.0%,慢于生息资产整体 的增速(8.4%),占新增生息资产比重为 60%,与22年持平。 2)贷款增长主要依靠对公支撑,新增对公 11.2万亿,增量超过去年全年,占新增贷款 97%。其中基建、制造业贷款增长较快, 分别达到4.6万亿、2.6万亿,其中制造业主 要是国有大行增长较快,6月末国有大行制 造业贷款较年初高增20%以上,中小行增 速则在10-15%左右。
对公房地产贷款增速恢复,上半年增长 3848亿,接近去年全年增量,地产支持政 策不断落地,房企融资有一定回暖。 3)零售贷款需求仍偏弱,按揭贷款净减少 1588亿,消费贷+信用卡也仅增2382亿 (+2.1%),经营贷表现相对较好,上半年 增长9826亿(+16.3%)。 4)票据贴现上半年整体压降9343亿(- 11.5%)。 5)资产荒下,银行加大了投资类资产、同 业资产的配置力度,尤其同业资产较年初 高增26.4%,占新增生息资产比重达到 18.8%,资产荒现象更为明显。
资产端—贷款的投向直接影响银行的不良率
对公贷款中: 1)水利、环境及公共设施行业、租赁及商业服务业等主要以政府项目、经营性物业等为主,一 般不良率相对较低,但也需关注其“隐含风险”。2020年以来不少银行的基建类贷款不良率开始有所 提升,或与城投政策收紧相关。“稳增长发力”的大环境下,预计目前整体风险可控。 2)制造业、批发零售业、住宿餐饮业等小微企业较多,不良率较高,但暴露也一般较为充分 (贷款期限一般较短)。过去几年制造业、批发零售业不良率持续下降,到2022A分别为 2.04%、2.19%,已低于对公房地产的不良率。 3)2022年房地产及建筑业不良率快速提升,目前仍处于上升期,但托底政策不断落地,未来 风险有望逐步缓释。 4)零售贷款受大环境扰动有所提升,但仍在较低水平,2018年以来基本在0.7%-0.9%左右。
负债端:存款、同业负债、债券(金融类债券+同业存单)
存款:银行核心负债来源,当前环境下竞争加剧。分为活期、定期、公司存款、 个人存款。其中活期存款占比越高,其存款综合成本率往往越低,也可在一定 程度上,说明其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较强; 同业负债:同业及其它金融机构存放、拆入资金、卖出回购金融资产; 应付债券:银行债、次级债、可转债(纯债部分)等普通债券;同业存单。 在上述三类负债中,上市银行的“同业负债+同业存单”占比已保持在低于20%, 负债端竞争压力转向存款。
利润表:收入拆分——以工商银行为例
利息收入主要包括:贷款及垫款收入、债券投资收入、同业业务收入(包括同业存放、同业拆出、买入 返售业务)、存放央行收入、其他利息收入(如理财产品投资收入)。2023H1工商银行利息收入结构中, 贷款及垫款和投资类分别占68%、24%,同业业务收入占比较少,仅为4%。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:2023H1工商银行理财业务和结算业务收入占比最高,分别占25%和30%,其他收 入包括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收入、担保承诺业务收入、银行卡业务收入和投资银行业务收入。其他非息收入:波动较大。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,公允价值变动损益、投资收益等(包括债券处置获利 以及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利息收入)波动加大;其他业务收入,主要包括保 险等子公司业务收入,也对营收带来一定扰动。
净息差—下行压力仍在,关注未来的节奏、结构分化
银行整体:下行压力仍在。上市银行23H1息差(1.77%)相比22A下降了18bps,其中: A、贷款利率相比22A下降了14bps,其中对公下降19bps,零售下降26bps。 B、存款成本率提高9bps,其中对公存款利率提升10bps,主要是土地遇冷(财政存款增长乏力)、对公存 款招投标化等因素导致。
银行分类别: 1)国有大行相对压力较大,息差上半年下降19bps,主要是成本端存款利率提升13bps及同业负债成本提升 49bps使得整体付息负债成本率上行17bps;同时资产端贷款收益率下降12bps,虽同业资产收益率提升 60bps但占比较低,共同作用下生息资产收益率下行3bps; 2)股份行息差下降16bps,贷款端利率下降16bps的同时,存款成本上升了5bps。 3)城商行、农商行息差分别均下降11bps、14bps,农商行贷款利率降幅虽然更高(-21bps),但由于定期 存款占比较高,更受益于挂牌利率下调,负债端成本下降的也更多(-5bps),部分形成了支撑。
银行业经营风险资产质量—整体保持稳健,不良生成压力减轻
1)国有大行:整体稳健。23Q2不良率环比略升1bp,拨备覆盖率下滑1pc ;逾期率较年初下降2bps至 1.08%,不良生成率下降5bps至0.49%,整体较为稳健。 2)股份行:各项指标向好。不良率、关注类、逾期率均稳步改善,但绝对水平来看23H1不良生成率 1.21%,逾期率1.66%,均高于其他类别银行,或与地产、零售资产质量波动造成一定压力有关。 3)城商行:逾期率大幅下降。城商行逾期率、逾期生成率分别下降0.13pc、0.40pc,或为加大催收力度等; 23Q2拨备覆盖率环比提高4pc至319%。 4)农商行:改善明显。不良率(1.09%)、逾期率(1.35%)等各项指标稳步向好,拨备覆盖率提升9pc 至377%。
重点领域:房地产、零售等不良率仍有所提升
房地产、零售等领域不良率仍有所提升。 零售不良率提升因素:1)大环境扰动、经济下行等因素,居民收入受到影响;2)信用卡贷款逾期认定时 点前置和零售贷款不良认定标准调整;3)零售贷款投放不及预期,分母减小。 对公分行业中,受行业性风险的影响,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有所提升,但上半年升幅已经明显趋缓,预计最 大压力时点已过。
资本充足情况分析银行资本分类
国内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如下: 1)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>5%; 2)一级资本充足率>6%; 3)资本充足率>8%。 同时计提储备资本2.5%,此外国内系统性重要银行(目前共19家银行入选,其中上市银行18家) 根据分级有不同的附加资本充足要求,如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、一级资本充足率、核心一级资本 充足率监管要求分别为11.50%、9.5%、8.5%。
风险加权资产
2023年2月18日银保监会、央行出台《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,就现行的资本管理办法 进行修订,拟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。总体来说,本次修订有助于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的提升,增强 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。而在细节上,通过对各项业务风险权重的调整,可以引导和规范银行的经营行为。 新办法按照银行规模和业务差异,划分为三个档次银行,匹配不同的资本监管方案: 1、高级法:适用于国有五大行+招行,银行自己搭建模型计算RWA,但要求自行测算的RWA不得低于权 重法测算RWA的72.5%,未来或有更多银行申请高级法计量来节约资本(当前邮储正在推进模型搭建)。 2、权重法:对第一档银行(包括邮储银行+股份行(除招商银行)+大部分城商行+沪农商行、渝农商行) 和第二档银行(其他中小行)匹配不同风险权重。
上市银行资本缺口分析
除了外源补充之外,银行内生盈利为更加基本的资本补充方式。未来10年,仅靠利润内生补充资本金,哪些银行可能会触碰“监管 底线”,且哪一年必须进行再融资? 假设: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(广发银行未上市)按照各自监管要求,其余银行按照10.5%、8.5%、7.5%监管要求。 1、招行:“轻资本+内生补充”优势,高分红的同时无压力。 2、国有大行:3年内基本没有压力。 3、浙商银行、成都银行等由于当前风险资产增速相对较快(2023H1同比增速分别为14%、22%),未来或需要进一步再融资。
报告节选:(本文仅供参考,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。如需使用相关信息,请参阅报告原文。)